星火牛
2025年夏天的南亚,一场“火药味”十足的外交戏码正在上演。
巴基斯坦陆军参谋长赛义德·阿西姆·穆尼尔元帅,两个月内两次高调访问美国,引发国际舆论哗然。
戏剧性的是,穆尼尔在佛罗里达州的一场晚宴上,突然抛出一句“如果巴基斯坦面临毁灭性危险,我们将摧毁半个世界”的核威慑言论,直接把印巴关系推向了悬崖边缘。
巴基斯坦,左右逢源?
穆尼尔6月首次访问美国时,受到了特朗普政府的“破格接待”,白宫椭圆形办公室的会面规格甚至超过了部分北约盟友。而仅仅45天后,这位巴军高层再度现身美国,除了与美军高层会面,还参加了美国中央司令部司令的退役仪式。
就在穆尼尔访美期间,美方突然宣布将巴基斯坦境内的“俾路支解放军”升级为恐怖组织。这个被巴基斯坦长期指控为印度支持的武装组织,突然被美国贴上标签,明眼人都看得出这是在给巴铁“递投名状”。
毕竟过去二十年,美国一直将俾路支解放军列为“特别指定全球恐怖分子”,这次升级更像是特朗普政府为穆尼尔访美准备的“见面礼”。
巴基斯坦显然也心领神会。在感谢美国“正义之举”后,巴方迅速宣布与美国达成一项30亿美元的石油开发协议,承诺十年内不让中国企业参与新油田开发。
“资源换技术”的操作,表面看是经济合作,实则暗藏地缘考量——美国想借此削弱中巴经济走廊的影响力,而巴基斯坦则借美国技术缓解能源困局。
星火牛
穆尼尔的“核威胁”言论,发生在佛罗里达州的一场侨民晚宴上。面对120名美籍巴基斯坦精英,他撂下一句震撼全球的话:“我们是一个有核国家,如果面临生存威胁,必将摧毁半个世界。”
更狠的是,他还提到印度暂停《印度河用水条约》的行为,威胁要“等印度建好水坝就用导弹摧毁”。
这番话在美国国内引发了连锁反应。《纽约时报》《华尔街日报》等主流媒体罕见地同步关注,美国国会甚至有议员提案要求对巴基斯坦军方高层进行外交约束。
印度方面则趁机加码对巴基斯坦的国际施压。莫迪政府频繁在国际场合指责巴基斯坦“核冒险主义”,呼吁联合国介入南亚安全事务。
巴基斯坦的底气来自何方?175枚核弹头分散在全国50多个据点,覆盖印度全境的“沙欣-3”中程导弹已成威慑利器。
另一方面,5月的印巴空战中,巴军歼-10CE战机搭配中国预警机体系,成功碾压印度阵风战机的“信息孤岛”,实战暴露了印军的致命短板。“技术自信”让巴基斯坦敢于在核问题上玩火。
但巴基斯坦的人均GDP不足1500美元,常规军力根本无法与印度抗衡,核威慑成了唯一的“底牌”。然而,在国际社会普遍反对核武器扩散的背景下,穆尼尔在美国本土公开“放狠话”,无异于把自己架在火上烤。
印度今年5月的“断水”行为,是引爆印巴矛盾的导火索。印度政府突然关闭印度河上游的伯格利哈尔大坝水闸,切断流向巴基斯坦的河水。
这条河流供应着巴基斯坦全国75%的耕地灌溉用水,断水导致旁遮普省百万公顷农田龟裂,小麦库存仅剩2.7个月。巴方测算,若持续断水,全国粮食将减产30%,2.5亿人面临饥荒。
印度近年在上游修建的30座水坝星火牛,以及单方面撕毁《印度河用水条约》的行为,被巴基斯坦视为“现代版的水资源战争”。
穆尼尔在访美时透露,巴军已制定“水坝摧毁计划”,一旦印度继续断水,将动用“高里”导弹搭载电磁脉冲弹头,精准打击印度北部21座关键水利设施。虽然不追求大规模伤亡,却能让印度自食其果。
莫迪政府深知,印巴对抗是巩固国内政治地位的“利器”。每当边境局势紧张,印度媒体就会渲染“巴铁威胁论”,激化民族主义情绪。
5月的空战后,印度空军司令的“击落5架战机”说法,就是为这场“剧本”服务。即便真相扑朔迷离,印度也选择“先斩后奏”,通过信息战抢占舆论高地。
同时,据巴基斯坦情报部门透露,最近几个月,印度通过阿富汗境内的基地,向俾路支省走私了大量武器弹药。“你打我脸,我捅你腰”的局面,让印巴关系始终处于一触即发的状态。
印巴和解,中国最希望的局面
2025年8月初,中国外交部再次重申,南亚任何国家都不应以核威胁为工具。但穆尼尔的“阳奉阴违”让巴中关系面临新考验。巴基斯坦一边享受中国经济援助和区域协调支持,一边却在关键安全议题上转向美国,公然无视中方“和解”建议。
这令中国智库“南亚安全研究中心”感到警惕。报告指出,巴方的“靠美抗印”策略可能影响中巴安全互信。毕竟,中巴经济走廊的推进需要稳定的地区环境,巴基斯坦的“核威慑”无疑给这一合作蒙上阴影。
中国在印巴问题上的调停为何“失效”?一方面,巴基斯坦军方的高调行为确实让中方感到失望。穆尼尔的言论不仅违背了中国倡导的“和解”精神,也让中巴“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”面临考验。
另一方面,印度对中国的“战略疑虑”也在加剧。印度前驻华大使阿肖克·康特警告,中巴战略合作可能与中印双边关系脱钩,印度需通过外交和战略政策调整“展示承担后果的信号”。
莫迪政府短期内不会退缩。印度空军司令的“击落5架战机”说法,以及对巴基斯坦的持续打压,显示新德里不愿示弱。
然而,长期陷入印巴对抗,可能让印度被美国视为“地区麻烦制造者”。美国在印太战略中对中国的遏制意图,未必需要一个“不稳定的印度”作为盟友。
巴基斯坦的“核威慑”言论,与其说是对印度的威胁,不如说是对美国的“求援信号”。在印巴实力差距悬殊的背景下,巴基斯坦试图通过“核武器+美国支持”构建“双重威慑”。可一旦误判升级,整个南亚都可能陷入灾难。
对于莫迪政府而言,印巴对抗是维系国内政治的“必需品”,但长期消耗战并非明智之选。而中国,则需在“劝和”与“自保”之间寻找出路。用“非暴力”的方式弥合印巴的裂痕,才是最符合南亚人民利益的途径。
巴陆军元帅两个月内再度访美
2025-08-12 09:16·环球时报
印度指责巴军方在美发出核威胁:武力恫吓!巴基斯坦驳斥:歪曲事实!
2025-08-12 15:26·观察者网
星火牛
科元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